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这深刻揭示了建立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对于新形势下持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意义。作为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国有企业探索建立推动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尤为重要。
那么什么是国企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初步概括起来,就是贯彻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总体要求,深入践行中央最新精神,综合运用党建创新成果,充分借鉴管理崭新方法,通过对国企创先争优活动好经验好做法动态化提炼和总结、常态化坚持下去和推广开来,从而使企业内部持续达到创效争优“三化”(大众化、价值化和科学化)状态的一系列创先争优制度规范和文化传统及其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成效。
在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构建中,新兴际华集团等一些中央企业在中组部中宣部和国资委党委领导下作了一些有效探索,即,从活动主体(内部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乃至全体员工)、客体(企业中心工作)和本体(活动本身)三个维度分别激发“水波效应”、“酵母效应”和“螺旋效应”等三大效应,推进创先争优大众化、价值化、科学化。
一、着力于引领文化,激发创先争优“水波效应”,实现国有企业创先争优活动主体参与大众化
习近平同志强调,“充分激发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动力,在党内外形成比学习、比工作、比奉献和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使创先争优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而价值取向决定行动方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全社会成员个个争先进、人人做优秀,这个国家和民族是不可战胜的。对一个企业而言也是如此。在创先争优中通过在教育引导上的公开承诺、组织点评、群众评议、评优表彰等环节,营造一种压力与动力互化的氛围,激发“一石激起千重浪”、从内及外、由小到大环环带动的“水波效应”,让创先争优由党员活动带动全员行动,从党内价值取向拓展为企业价值取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凝结为企业主流文化,营造一种“百舸争流、万马齐奔”的生动局面,使全员创先争优的“供给”自动自发、源源不断,最终转化为整个企业生生不息持续进步的动力。
一是构建先进典型示范机制,使创先争优由“先进”向“一般”辐射。创先争优要想成为内在动力。通过示范教育、提升觉悟和素质是关键。而运用典型人物和先进群体引领时代风尚、推动事业发展,是我们党的一贯做法和成功经验。要积极开展诸如“学好身边榜样,干好当前事情”等主题活动,特别注重选树来自基层一线和平凡岗位的、普通党员和群众“踮脚可够得着、跳高可赶得上”的先进典型,认真挖掘和大力宣传先进事迹和精神,建立党员“个人承诺-组织审诺-公开示诺-积极践诺-定期评诺”机制,以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步步升华的典型示范机制,让先进的有光荣感、一般的有紧迫感、后进的有危机感,从而激发、引导普通党员见贤思齐、群起效仿,形成激励先进、带动一般、鞭策后进的良好氛围。
二是构建领导干部垂范机制,使创先争优由“高层”向“基层”传导。领导干部言行举止更具有导向作用。对创先争优活动,企业领导人员特别是主要领导人既要“抓”,更要“做”,要率先公开承诺、带头践诺,只有一级做给一级看,才能一级跟着一级干。全体党员干部都要自觉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进而形成“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层层落实,压力层层传递、动力层层激发”的局面。
三是构建分类分层创建机制,使创先争优由“少数”向“多数”延伸。创先争优不能局限于某类群体和某些领域,要根据不同层级、不同类别明确创先争优具体标准和行动目标,从而使每个集体和个体都认同创先争优,并争先恐后成为创先争优“水波波心”。创先争优重在一个“争”字,不能“一劳永逸”;评先树优既不能“轮流坐庄”导致缺乏先进性,也不能“一好百好”成为少数人、个别岗位的“专利”,要推行评先树优动态管理,使全体党员都有通过努力而择优升级的公平机会,增强全员创争能动性、自觉性。
四是构建党政工团共建机制,使创先争优由“党员”向“全员”拓展。要使创先争优价值最大化,必须以党内创先引领党外创先,党员争优带动全员争优,形成党员个体之间、各基层党组织之间、党员个体与党组织之间、党群之间的互动循环,彰显开放性、互动性。切忌仅限于自我循环、自我满足。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首先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员承诺制带动团员承诺制、骨干承诺制,同时发挥工会和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指导和带动群团组织的创先争优,推动企业和单位等生产经营层面创先争优,形成全员创先争优局面,培育全员创先争优价值取向,进而形成包括“在学习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理念,“自强不息自我超越”企业精神、“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企业氛围、“打造国际一流企业集团”企业愿景等在内的创先争优文化,使创先争优积淀为员工思维模式、思想意识、行为方式,以企业文化的力量永葆创先争优长效化。新兴际华集团在党内创先争优带动下形成“年创先进集体、季创首季开门红、月争夺红旗单位”的集体创先争优机制;员工中则形成“党员争‘四优’、团员创 ‘四佳’、员工创‘四个一流’”的争先文化,使创先争优成功转化为员工自觉行为,真正成为一项“群众活动”、“全员行动”。
二、着力于融入中心,激发创先争优“酵母效应”,实现国有企业创先争优活动客体价值最优化
企业党建实践表明,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两张皮”者两败,“一股劲”者双赢,因此,创先争优活动融入中心、融入实践,只有深深扎根于企业的实践土壤之中,体现对客体(企业中心工作)的价值和效用,成为企业价值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体制机制之树才能长青。胡锦涛同志在对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重要指示中强调,要坚持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为主题,深入一线,深入实际,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这无疑为国企创先争优活动融入中心、服务大局指明了方向。国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就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以改革发展稳定为中心,以生产经营管理为舞台,以国务院国资委提出的“做强做优,创建一流”为目标,发挥创先争优对中心工作推动、企业价值提升的“酵母效应”,在企业中心工作中不断撒下“酵母”,由点连线,由面贯体,推动创先争优从单项工作、单个方面“发酵”到从目标高远、绩效高效、素质高强、员工“高兴”(满意)等多方面全面创先争优、全面开花结果,实现“事事创先争优”。
一是结合战略规划创先争优,追求目标高远,强化引领力。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培育世界一流,既有利于提高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中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地位和影响。为担当好这一战略使命,国有企业就要目标高远,不断解放思想、开阔思路,使创先争优精神和创先争优元素进入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贯穿发展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全过程、重点项目推进和落地的全方位,对标先进、追标一流,聚焦做强做优主业,创建八个一流(一流发展思路、一流运营效率、一流管控模式、一流科技实力、一流国际布局、一流品牌形象、一流企业文化、一流人才队伍),并采取先进可行的策略和举措予以推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知名品牌的世界一流企业集团,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伟大复兴做出应有贡献。
二是结合企业运营创先争优,体现绩效高效,强化执行力。必须以“事事创先争优”为目标,以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工作为主阵地,外部对标先进企业,内部对标行业历史最好成绩,变力争指标为确保指标,并把完成力争指标作为落实创先争优、兑现党员承诺的主要内容,作为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主战场,以计划预算进度为创先争优点评的重要依据,突出高效执行,使创先争优全面渗透到企业具体运行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三是结合队伍建设创先争优,实现素质高强,强化支撑力。人力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必须深入贯彻人才强企战略,把建设高素质经营管理者队伍、人才队伍、党员队伍、职工队伍贯穿于创先争优活动始终,持续打造“四个一流”(一流职业素养、一流业务技能、一流工作作风、一流岗位业绩),为做强做优企业提供人才支撑。
四是结合成果共享创先争优,保证员工“高兴”,强化凝聚力。扎实推进和谐发展战略,坚持“发展依靠职工,发展为了职工,发展成果与职工共享”的原则,把企业效益提高与职工收入同步增长、员工满意度稳步提升,实现“人企共进”作为检验创先争优活动成果大小的一项重要标准,作为单位和企业负责人评先选优、考核评价和群众评议的重要内容,确保在企业增效的同时,实现股东增值、社会增利、员工增收。坚持创先争优为民服务,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变应职工要求被迫解决问题为及早发现主动去解决,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三、着力于闭环管理,激发创先争优“螺旋效应”,实现国有企业创先争优活动本体控制科学化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首次提出了“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命题,而党的建设科学化,要通过科学制度和科学方法来落实。创先争优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党建活动也必须有一套科学规范的制度来保障。这就需要我们在全员创争、全面创争的基础上,大胆引入现代管理方法,构建创先争优活动本体的“五个体系”的闭环管理机制,即以指标体系明确量化目标,以责任体系匹配责任主体,以跟踪体系督导执行推进,以评价体系反馈并持续改进,修正设立新的指标体系,进入下一个循环过程,而以每个循环体系都具备的考核体系持续激发动力,使创先争优(包括企业党建和生产经营)目标由原则变量化,任务由“务虚”变“务实”,责任由抽象变具体,考核由柔性变刚性,管理由“敞口”变闭环,激发创先争优活动阶段性成果“从一个成功到另一个更高层级成功”的“螺旋效应”,始终与时俱进,形成“时时创先争优”的全程创争局面(见附图)。
一是建设实施指标体系,实现创先争优目标量化,可衡量。指标清晰是长效的前提。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都要建立相应的创先争优指标体系,并做到具体化,每项指标都要有依据、有支撑,进行最大限度的深化和细化。企业党建创先争优指标项目的设计要坚持全面性、融合性(融入生产经营)、服务性(支撑保证中心),指标设计可设计为支持保证(生产经营)指标、思想文化指标、组织建设指标、班子人才指标、党风廉政指标、和谐稳定指标等项目,与生产经营创先争优指标体系的项目既有交叉、又有侧重。原则上都确立量化指标,效果不能量化的,量化措施指标;效果、措施都不能量化的,则通过明确时间节点来量化。指标数据确立要坚持先进性、务实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既要贯彻中央精神、借鉴企业先进指标,更要立足企业实际和员工队伍现状,还要着眼一流目标,并便于推行实施。
二是建设实施责任体系,实现创先争优职责细化,可落实。责任明确是长效的基础。由各级党组织负责人亲自负责,按照党群组织架构,坚持全面到位的原则,确保每个层面所承担的所有指标对应到每个责任主体,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定向到人的责任体系。层层明确责任,人人承担指标,层层签订责任书、人人签订承诺书,形成“任务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岗位(个人)化”的特色模式,并进一步贯通到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联系点等。各级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行政负责人中,按照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担任党委委员或支部委员的,也应承担一定权重的责任指标。
三是建设实施跟踪体系,实现创先争优督导强化,可调控。跟踪督促检查是长效的保障。跟踪既体现在上级的跟踪督导,同级的提醒提示,下级的评议监督,也要体现在自我执行跟进。各级党组织应采取自查、督查、巡回检查和随机抽样检查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针对责任指标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督促检查。要在实践中建立完善创先争优例会制度,每月跟踪督导各级党组织创先争优指标完成情况,有条件的还可以组织督导检查组。新兴际华集团党委结合创先争优为民服务活动,建立集团-板块两级机关管理提升跟踪服务体系,由集团领导班子成员领衔,抽调集团机关人员组成检查组,采取“听、看、问、查、评”等方式进行集中检查督导,动态反馈管理信息,并帮助企业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突出问题。对党建及创先争优“五个体系”的建设则同步检查,党政合力合心形成服务基层、转变作风的集中行动,进一步加快解决执行中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四是建设实施评价体系,实现创先争优对标优化,可提升。评估改进和提高是长效的方向。要依据五个方面对标提升:(1)既定创先争优指标体系;(2)先进单位或标杆单位的相关先进指标;(3)中央或中组部、国资委党委要求的基准指标或基本导向;(4)企业生产经营或员工队伍建设等的动态需求;(5)“做强做优,创建一流”的奋斗方向。在以上对标基础上,划分评价等级,达到和超过先进指标或者既定指标的,就要求企业及各级党组织重新选择更高水平的标杆单位,或者动态提升既定指标;对未达到先进指标或既定指标的,均要梳理原因,找出短板和瓶颈,制订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实现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达标创优、晋位升级目标。
五是建设实施考核体系,实现创先争优兑现硬化,可鼓劲。考核激励是长效的动力。以创先争优指标体系和责任书为主要依据,参考跟踪情况、评价情况和群众评议、民主测评情况,设计创先争优考核体系。最终考核为ABCD四档,作为激励约束的依据:(1)与薪酬水平挂钩。(2)与干部选用挂钩。(3)与表彰奖励挂钩。(4)与分类定级挂钩。要根据中组部关于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的指导意见,推行分类管理:A档列为“树优”对象,对内重点宣传推广,对外推荐参加更高层次的先进组织评选。B档列为“育优”对象,组织对其指导提升,早日达到A档。对C档,特别是对D档进行调整、改组,重点帮扶,限期整改,对负责人采取批评教育、诫勉谈话、干部调整、离职培训、挂职锻炼等组织措施,以强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创先争优持续动力。
国有企业创先争优活动“激发三大效应、构建五个体系”的实践,通过推动活动主体大众化,实现全员创争、人人创先争优;通过推动活动客体价值化,实现全面创争、事事创先争优;通过推动活动本体科学化,实现全程创争、时时创下争优,并通过“三体”联动,实现主体对创先争优的“供给”推动、客体对创先争优的“需求”拉动、本体对创先争优的“规程”制导的和谐统一,进而打造形成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和谐稳定。自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新兴际华集团2010、2011年两个年度年均营业收入和利润增幅突破65.8%和29.8%,有望进入2012年世界500强。特别是在经济形势面临下行压力的形势下,2012年一季度仍保持逆势上行,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2.8%,净利润同比增长16.6%,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整体水平。两年来集团信访总量同比下降86%,由过去的曾揣着公章躲围访、并因不稳定事件被中央政治局委员以上领导批示30余次的“后进分子”,变为中央企业稳定先进单位。
版权所有:雁栖湖基础制造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2824号 技术支持:北京信诺诚